發表文章

HiTeach 本地心智圖與雲端心智圖

圖片
  HiTeach 本地心智圖與雲端心智圖   HiTeach心智圖是專門為學習活動設計的數位學習工具,可應用於課堂中同步學習任務,也適合延伸到課後非同步學習任務。學生有備而來,學習效一定加倍,課堂中協作心智圖,下課分享上雲端,學生接續課堂協作,讓下課學習不中斷。HiTeach雲端心智圖,會自動產生一個簡碼(6碼)發給學生,學生在平台( hiteach.cc )  輸入簡碼(免記密碼),就能快速打開雲端心智圖,完成老師指派的個人、小組或全班的學習任務。再結合親師生Line聯絡簿,把簡碼發送到Line,學生打開聯絡簿,就可以開啟雲端心智圖,完成課後心智圖任務。 一、本地心智圖與雲端心智圖   HiTeach心智圖有 本地心智圖和 雲端心智圖 兩種保存方式,本地心智圖是使用HiTeach軟體,保存在本機電腦上的心智圖文件,雲端心智圖則是保存在雲平台儲存空間上的心智圖文件,如圖1。本地心智圖文件,使用HiTeach平台的分享功能,分享為雲端心智圖,就可以布置課後非同步學習任務。 圖1:HiTeach雲端心智圖頁面 二、雲端心智圖,把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後   在HiTeach課堂中創建心智圖時,可以選擇創建本地心智圖或引用雲端心智圖(使用預先在雲平台準備的心智圖),如圖2。 圖2: HiTeach創建心智圖選擇畫面   教師在課堂中使用HiTeach任務功能,布置個別的心智圖任務、分組的協作心智圖任務,或全班共同協作完成心智圖任務,進行應用心智圖學習工具的各種學習活動。課堂結束後,若是選用本地心智圖,也可以按一下分享鈕,分享為雲端心智圖,如圖3。將雲端心智圖的網址簡碼(共六碼)推送給學生,學生就可以在家裡使用簡碼來查閱或編輯雲端心智圖。課堂中, 若是 直接引用雲端心智圖進行學習任務,下課時,心智圖就會自動保存到雲平台儲存空間,學生課後就可以直接使用簡碼連結心智圖。 圖3: 分享為雲端心智圖畫面 三、布置課後心智圖任務(自動複製一人一件)   保存在雲平台儲存空間的雲端心智圖,發布為課後心智圖任務後,會自動複製一人一件。每一位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心智圖底稿,各自完成心智圖任務,而學生分別完成的心智圖任務,會自動保存到心智圖任務夾中,教師打開任務夾可以查閱每一位學生完成的心智圖文件,進行批閱或協作修改,如圖4。 ...

HiTeach AI資源對接服務和教學模組服務簡介

圖片
HiTeach AI資源對接服務和教學模組服務簡介    連結(connection)是網路重要特徵,應用連結命令的網網相連特性,就可以建立數位學習資源整合對接的教學生態環境,讓教學資源的取用與實施更便利與高效。HiTeach AI教材資源對接服務和教學模組服務,可以自動連結各類網路教學資源(例如出版社教科書、校本教材資源、自編教材等),呼叫HiTeach AI的互動模組或測驗模組,就能自動傳送學習單、試題、試卷、多媒體等教學資源到HiTeach的白板模式中,不需要經過截圖、複製、貼上等繁複過程,縮減教材內容(C)與教學技術(T)間的操作與轉換步驟,移除數位轉型的操作障礙,逐步建立AI教科書之整合應用生態。 HiTeach AI教材資源連結(Connection)功能,分為「資源對接服務」和「教學模組服務」,可以無縫結合數位教材資源,內容服務商在發行的教材中,簡單設定連結指令,就能自動對接HiTeach的互動、任務、測驗、AI GPT等教學方法策略模組功能。方便教師使用出版社教材(PPT、PDF、電子書、題庫光碟)或自編教材時,按一下教材上的按鈕,就能快速啟動設定的教學模組功能,如圖1。 圖1: HiTeach AI教材資源對接服務和教學模組服務 一、資源對接服務 HiTeach AI對接服務可以自動接收數位平台的教材資源,例如圖片、聲音、PPT教材、PDF教材、Excel試卷檔案等,以便立即應用HiTeach AI的電子白板功能和師生互動功能。自動傳送數位資源HiTeach URL控制命令。舉例如下: 例一:在HiTeach插入圖片A <a href="hiteach://?action=insertpicture&url=https://www.habook.com/data/editor/images/TM5/TEAM_education.png" > 在HiTeach插入圖片A </a> 連結測試一:(須在電腦上安裝HiTeach 5S) 在HiTeach插入圖片A 例二:在HiTeach插入圖片B <a href="hiteach://?action=insertpicture&url=https://www.habook.com/data/editor/images/TM5/H...

數位學習新里程:從CAI轉型生成式AI輔助教學

圖片
      電腦輔助教學(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,簡稱CAI) 的研究與發展,已經歷經一甲子歲月, 60多年之後,因為生成式AI的爆炸性發展,終於迎來契機,實現生成式AI輔助教學(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t Assisted Instruction,GAI),從CAI轉型升級為GAI。 一、從CAI到GAI,一甲子的歲月     世界上第一套CAI系統,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柏拉圖系統(PLATO),全球各地經歷60多年的研究與發展,終於開啟實現 GAI的新里程 。 數十年來,教育主管部門、學術研究機構、教育企業爭相投入研發資源,集合電腦專家、教育學者、學科領域專家、第一線教學專家等,先後研發各種將整合電腦系統到教學活動中的產品、方案,以期提高教學效能和學習品質。    1999年,我們創立醍摩豆智慧教育,開始投入CAI的研究、發展與推廣。我們推出「按按按」高互動輔助教學系統(醍摩豆,1999),並經過嚴謹教育學術實驗研究,獲得非常好的效果,也因此推廣應用普及到包括大學、中學、小學等各級學校,如圖1。  圖1: 「按按按」高互動輔助教學系統(醍摩豆,1999)    多年來,人工智能(Artificial Intelligent)一直是相關研究人員最重要的研發議題,例如IBM的深藍 (超級電腦)計畫,Google的AlphaGo西洋棋計畫...等。直到2022年11月30日,總部位於舊金山的OpenAI推出基於大型語言模型的ChatGPT,在短短2個月內,隔年1月ChatGPT的使用者數就超過1億人,成為增長最快的消費者應用程式。ChatGPT的爆炸式應用擴散,使得大型語言模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,也助燃了教育領域的生成式AI輔助教學「聖火」,紛紛投入積極研究發展能整合生成式AI的軟體、教材和學習平台。 二、HiTeach AI課堂輔助教學系統     根據廣義人工智能定義,除了普遍應用的生成式AI和分辨式AI,還有許多不同類型AI。只要經過教育研究,符合教學原理的,就可以嘗試應用到課堂教學中,以提升學習效能,或減輕教學負擔。以HiTeach AI為例,具有多項AI引擎輔助課堂教學...

教師增能與專業發展系列之四:HiTeach AI GPT教學活動設計舉例

圖片
   這一篇AI教案設計舉例,說明如何在既有教學活動設計中,應用生成式AI,在教學活動中融入AI評估功能,並設計自動串接教學方法策略模組的教學活動設計舉例,以發揮生成式AI輔助教學的功能,進而達到減輕教學負擔或增進學習效果的目的。 一、HiTeach AI     HiTeach內建多種AI技術,包括AI文句分析、AI口說練習、AI蘇格拉底小數據和AI語音轉文字服務等。現在,HiTeach進一步整合越來越智慧的生成式AI技術,提供便利的提示指令集,方便課堂教學或備課使用。打開GPT生成式AI小幫手視窗,就會顯示多種課堂教學應用指令集,包括評分指令集、出題指令集、挑選指令集、常用指令集、心智圖指令集等,並可自定義指令集,根據課程需求設計適合的指令,以便重複使用設計好的指令集。 應用生成式AI,以對話方式來協助課堂教學中作品作業的評分、評語時,教師需要不斷操作複製、貼上,複製學生的作品給AI,再把AI回應的評分評語複製到成績表單中,重複這種繁瑣的操作過程,才能完成所有學生的評分、評語,這種操作方式,我們簡稱為自助AI流。 HiTeach AI自動串接生成式AI,內建提示指令範本,教師只需應用範本提式指令或自行定義的提示指令,在HiTeach收集學生作品數據後,這些「活」數據就會自動傳送與接收AIGC服務,自動把AI的評分、評語整理到成績表中。這種自動融合學生名單、互動數據、AI智能的作業流程,我們簡稱為HiTeach AI流。 比較自助AI流與HiTeach AI流,可以發現使用自助AI流,老師自助操作很忙碌,透過HiTeach AI流,不但讓機器代替勞力,也提高了效能,如圖1。 圖1: 自助AI流與HiTeach AI流應用效益比較 二、HiTeach AI GPT多元教學策略簡介    HiTeach是基於教育原理,兼具傳承與創新的課堂教學新技術,可以協助教師發展智慧好課堂,讓教學越來越省力,學習效果越來越好,課堂氛圍越來越有趣。其運作核心理念與應用價值如圖2:HiTeach AI GPT多元教學策略組合應用圖(Power, 2024),包括學習評估型態和教學策略模組兩個部分。 圖2: HiTeach AI GPT多元教學策略組合應用圖(Power, 2024)     圖左邊是學習評估新...

AI蘇格拉底課堂數據評估報告簡介

圖片
AI蘇格拉底課堂數據評估報告簡介      採收教與學大數據是AI蘇格拉底的主要功能之一。採收數據是分析與應用數據的第一步,根據AI蘇格拉底累績課堂教與學大數據統計,截至2023年底,蘇格拉底平台採收課堂數據量,已經累積近35萬堂(348,836)課例,約1千萬學生人次的課堂學習歷程數據。蘇格拉底平台正以飛快的速度累計課堂大數據,相信運用這些寶貴的教與學大數據,能幫助我們掌握教與學樣態,更精準地制定教育創新與發展的方向與策略。     分析課堂數據是AI蘇格拉底的另一項主要功能。課堂是最主要的學習場域,AI蘇格拉底的數據,有別於線上學習非同步數據,是記錄實體(或混合)課堂的教與學數據,透過這些課堂大數據的統計與分析,協助師資培育機構、學術研究機構與教育政策制定者瞭解城市、學區或學校的教學科技應用能力、教學模式、學習型態、學生學習參與度等數據。AI蘇格拉底能自動採收課堂數據,為每一堂課評估與分析課堂數據,包括T科技互動指數、P教法應用指數、C教材實踐指數、D校本綜合評價指數、E學習參與度指數(如圖1)等課堂五項指數,以及相關應用分析。 圖1: 數據品質評估報告之課堂五項指數 一、AI蘇格拉底簡介            AI人工智能蘇格拉底服務(簡稱:AI蘇格拉底) 是由台灣網奕資訊(HABOOK Group)獨家研發的課堂數據服務,AI蘇格拉底是整合多項AI技術的教育創新應用服務,包括整合AI教學行為數據特徵分析、AI文句分析、AI語音轉寫、AI GPT等多種AI工具。能自動解析課堂影音、轉寫出課堂逐字稿,分析課堂語速、用語、提問等,並產出課堂數據品質評估報告(醍摩豆,2024)。AI蘇格拉底自動採集課堂教與學數據,生成蘇格拉底影片、觀議課記錄表、課堂數據品質評估報告、蘇格拉底時間軸(包含語音轉寫逐字稿、師生互動歷程)等教育專業應用數據的雲平台服務。HiTeach 5是AI蘇格拉底的數據輸入套件,操作簡單、整合度高,只要將HiTeach 5安裝在各類型教室(多媒體教室、班級教室、TBL PBL/TBL教室、錄播教室、觀議課教室等)中,以及安裝錄音/錄像設備,就能採集課堂數據,生成教育專業應用數據,並存放在蘇格拉底平臺專屬頻道,系統運作架構如圖2。 圖2:AI蘇格...

AI蘇格拉底之課堂分析S-T圖與Rt-Ch圖

圖片
AI蘇格拉底之課堂分析S-T圖與Rt-Ch圖     你的課堂教學型態是屬於哪一種呢?是講授型、練習型、對話型,還是混合型呢?或換個角度來問,如何分類一堂課是屬於這四種型態的哪一種呢?如何使用比較科學的方法來分析一堂課的教學型態,是教育專家重要的研究課題。 圖1:S-T課堂分析(教學型態) 課堂觀察記錄與S-T分析      過去數十年間,教育學者、專家們發展了許多分析課堂觀察記錄與分析工具,來研究分析課堂型態,作爲研討與提升教師課堂教學專業的可視化數據,例如,座位表觀察記錄SCORE(Gall & Acheson, 1980)、FIACS互動分析系統(Flanders, 1966)、LessonNote (Version 3.8.1; Lesson Study Alliance, 2018)、以及使用穿戴式感應器記錄教學行為的教學分析(Prieto, Sharma, Dillenbourg, & Jesús, 2016),以及S-T分析(藤田廣一、吉本英夫,1980)等。     S-T課堂分析是藤田广一、吉本英夫於1980提出的課堂觀察紀錄工具,透過其S-T圖與Rt-Ch圖,以判斷該堂課是屬於「練習、對話、講授、混合」中哪一種類型的課堂。S-T課堂分析建立在師生互動上,原始S-T分析只記錄老師或學生行為而不對內容進行分類。記錄員在常規課堂上每30秒採樣一次,最後形成一個由S(學生行為)和T(教師行為)字母組成的字串,如TSSSTS…STS,這個記錄可繪製成S-T圖並換算出一個Rt值(教師行為佔有率)和一個Ch值(行為轉換率,指S轉換到T或T轉換到S)。 Rt代表教師T行為佔有率,表示教師T行為數與總的行為取樣數之比,計算公式為:Rt=Nt/N。 其中,N表示教學行為的採樣總數,Nt表示T行為的採樣數。Ch代表師生行為轉換率,表示教學過程中T行為、S行為間的相互轉換次數與總的行為採樣數之比計算公式為:Ch=(g-1)/N。 其中,g表示資料中的組數,如S-T資料為“T T S S T S S T T T”,該資料中有5個資料組(T T -S S -T -S S -T T T),g=5。 g-1是ST轉換次數為4。 如 圖2:課堂 分析ST圖與Rt-Ch圖。S-T對話型如左上圖,S-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