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生用平板差異化教學之四:差異化教材設計舉例

差異化教材設計舉例 同步差異化教學(Synchronous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,SDI),是在一對多的課堂學習環境中,根據學習數據同步對小組或每一個孩子,提供不同的學習材料或情境(醍摩豆,1999)。在生生用平板學習環境中,實施差異化教學,首先要設計差異化教材。 一、差異化教學類型 教師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、學習態度、學習階段等,設計差異化學習活動,不同教師設計不同班級的教學活動,自然會存在差異,也展現教師專業。差異化教學設計,可說有三千法門,每位老師各有一套。為了便於分類與交流分享差異化教學的經驗與智慧,可概分為內容差異、教材差異、教法差異 、評量差異等四種類型(圖1),說明如下: (一)、內容差異:不同學區或學校選擇不同課本(例如人教版、上教版等),或因應學生學情選擇不同文本。內容差異,則教材、教法和評量,也將因內容不同而設計。 (二)、教材差異:因應學情設計的差異化教材,可概分為難度不同、材料不同和份量不同等三種。 (三)、教法差異:因應學情設計的差異化教法,可概分為速度不同、順序不同、方式不同,以及應用技術不同等四種。 (四)、評量差異:因應學情設計的差異化評量,可概分為形式不同、時長不同和數量不同等三種。 圖1: 差異化教學類型 在學習活動中,出現學習進度差異時(例如有人已經學會了,有人還沒有學會,有些小組已經學會,有些小組還沒有學會),為了加速還沒有學會的個人或小組跟上學習進度,教師會採用許多差異化方法和策略,來幫助這類學生(小組)加速學習。當教師投入時間資源到薄弱小組(個人)時,只能暫時忽略學習進度較快小組(個人),或者輪流進行學習活動,這是分時差異化的教學策略。 然而,實施同步差異化教學,是同步進行差異化策略,在受眾範圍、教材、教法和科技等面向實施差異化。例如教師準備難度不同、材料不同和份量不同的差異化教材,針對全班、小組或每一個人,同步進行差異化教學,以幫助不同班級、不同小組、不同學生,更好的學習,如圖2:差異化教材與實施對象。 圖2: 差異化教材與實施對象 從教師專業角度,根據學生需求、興趣和能力(經驗)等不同學習動機,設計難度不同、材料不同和份量不同的差異化教材,就可以在智慧技術支持的教學環境中,針對全班、小組或個人,進行同步差異化教學活動,如圖3:差異教材設計與學習動機。 圖3: 差異教材設計與學...